4月以來,甲醇期貨持續反彈,主力1809合約近日一度創下2018年來新高,接近2900元/噸,其推動力在于4月以來國內外裝置集中檢修及強勢油價帶來的良好氛圍,45#無縫管致產銷庫存去化順利,且有盤面深貼水對多頭的保護。不過,目前利多僅剩下偏低庫存和盤面貼水,供需面利多已陸續出盡,后市能否回調主要看利空預期能否順利兌現。
甲醇貼水一直較大,截至5月16日,太倉現貨價格飆漲至3400元/噸,產區低端的倉單成本折算下來是3030元/噸,盤面對太倉低端價格貼水達561元/噸,不過相比產區倉單的貼水也只有191元/噸,考慮到甲醇期貨1809合約離交割日期尚遠,以及產銷之間有足夠的均衡時間,因此認為1809合約定價基準尚在產區,太倉價格虛高。由此可見,甲醇貼水的幅度也就6.3%。而從其他價差來看,上游的拋盤利潤恢復不錯,盡管煤價在逐步抬升,但內蒙古和山東地區甲醇拋盤利潤分別恢復至715元/噸和474元/噸,處于中等偏高水平,現貨利潤的話就更高了,而下游利潤來看,特別是MTO的利潤都有明顯縮水,中長期內都會給甲醇上行帶來壓力。
近期反彈最大的支撐來自于低庫存,而導致低庫存的是國內外裝置集中檢修、環保、轉口貿易,但目前來看,這些利多已基本上出盡,雖有低庫存現狀,但將逐步失去維持低庫存邏輯。
后市來看,山東無縫管廠家盡管環保因素加入后,國內甲醇裝置開機率恢復進度或會低于預期,且據統計有280萬噸左右的焦爐氣甲醇裝置被檢修。不過,甲醇裝置恢復趨勢難改,且高利潤也會刺激裝置重啟;而國外裝置近期阿曼130萬噸和伊朗FPC100萬噸近期有重啟計劃,另外伊朗ZPC165萬噸計劃5月底恢復,因此預計6月份進口量將逐步恢復。另外,新產能方面方面,安徽昊源80萬噸計劃5月中下旬出產品,新奧60萬噸計劃5月18日投產,供應壓力有望逐步增大。
需求方面,首先傳統需求,占比最大的是甲醛,而隨著天氣轉熱,甲醛的生產會受到影響并逐步進入淡季,而其他的能源替代需求,如二甲醚、MTBE、甲醇汽油等,由于甲醇性價比偏低都將受到一定影響。其次也是最主要的是MTO。隨著華東MTO裝置陸續檢修,開機率也快速下降至66.14%,目前寧波富德(外采180)、中原石化(外采60)、陽煤恒通(外采70)都檢修兌現,且南京惠生(外采40)和江蘇盛虹(外采240)在5、6月份還有檢修計劃,MTO還有利空風險需釋放,雖然重啟計劃集中在6月份,且同時延安能源MTO試車預期外采2萬噸甲醇,但重啟后無疑對MTO利潤的修復不利,會不會存在MTO重啟不及預期的可能性,需繼續跟蹤。